助力精準診斷 | 宏基因組病原體檢測技術的臨床應用學術沙龍成功舉辦
日期:2019-07-08 來源:

? ? ? ? 日前,由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主辦的“宏基因組病原體檢測技術的臨床應用學術沙龍”在北京舉辦。來自全國各領域臨床專家就宏基因組病原體檢測技術在臨床診療中所積累的經驗、應用價值,前景和技術發展方向進行討論。?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馬小軍教授致辭

? ? ? ?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馬小軍教授為本次研討會致辭,宏基因組病原體檢測技術在國內外臨床診療中日益受到關注,在疑難、未知、罕見病原感染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技術新方法的發展離不開臨床專家及科研工作相互的溝通與交流,本次學術沙龍旨在促進宏基因組病原體檢測技術更好地在臨床診療中發揮作用。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廖紀萍醫師

? ? ?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廖紀萍醫師介紹了關于“一例難治性肺炎的SLE青年女性”的病例,并分享了在SLE免疫抑制患者肺炎中采用mNGS技術檢測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指標的診療過程及經驗體會,廖醫指出SLE免疫抑制患者的肺炎要注意混合感染、RSV在免疫抑制的患者可導致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mNGS對于免疫抑制患者肺炎的病因診斷有很高價值,此外,廖醫師強調在臨床診療中一定要注意RNA病毒的臨床檢測。現場針對mNGS技術對RNA病毒檢測的實用性展開了討論,目前臨床針對病毒指標的檢測技術有限,現場專家一致認為mNGS技術在對于RNA病毒和DNA病毒的檢測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天壇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杰教授

? ? ? ? 北京天壇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張杰教授進行了“肺結核案例分享”。張杰教授介紹了患者在臨床診治過程中始終未能通過常規病原學檢查明確病原體,通過mNGS明確結核分枝桿菌檢出后及時調整了治療方案,為患者爭取了時間,同時患者在后續的病原培養檢測中也進一步得到了確診。張杰教授表示目前mNGS技術的臨床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感染病科主任王剛副教授

? ? ?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感染病科主任王剛副教授作了關于《臨床醫生談感染診斷》的專題報告。分享通過mNGS技術輔助確診了一例惡性瘧產婦,經初步檢索為世界首例,該例患者產后5天出現反復高熱,一周前轉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感染科,常規檢查未發現病因,通過NGS發現Plasmodium falciparum 基因,并且經血涂片確證。討論環節中王剛主任針對何種情況下送檢血液樣本進行mNGS檢測也分享了自己的相關經驗。

首都兒科研究所呼吸科副主任袁藝醫師

? ? ? ? 首都兒科研究所呼吸科副主任袁藝醫師作了關于《CCID芯片快速檢測在兒科臨床中的應用》的專題報告,袁藝醫師主要分享了微流控快速檢測芯片在兒科中的臨床應用,尤其在腺病毒檢測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分享了兩例疑似百日咳患兒的臨床案例,并指出目前臨床中對百日咳指標檢測的強烈需求。討論中,博奧轉化醫學研究院劉瑩瑩博士指出目前博奧CCID芯片檢測已添加百日咳檢測指標用于輔助臨床診斷,并且匯報了目前在腺病毒分型中的相關工作。

北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副主任科楊鶴醫師

? ? ? ? 北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副主任科楊鶴醫師作了關于《肺部移動性陰影一例》的專題報告,分享了一例肺放線菌病患者的診療過程,針對此患者情況,楊鶴醫師指出很多感染可以形成肺實質的壞死和肉芽腫性炎癥,在壞死病灶內或周圍常有血管炎。有報道87%分枝桿菌、57%真菌感染性壞死結節周圍見血管炎,此時只能進行特殊染色、病原體培養和結合臨床生化檢查進行鑒別,感染也是免疫抑制治療的重要合并癥。

博奧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張巖博士

? ? ? ? 博奧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張巖博士作了關于《病原微生物檢測的臨床需求和mNGS》的專題報告,張巖博士主要從研發層面針對現有的病原微生物檢測技術進行專題分享,從微生物檢測的臨床需求分析了各檢測技術的適用場景,并且強調了技術準確性、靈敏度、特異性、廣譜覆蓋等重要性,并且指出目前mNGS存在指標解讀難、申報注冊難等現狀。在專題報告后,臨床老師針對技術本身展開討論,諸如如何從技術層面區分定值菌和感染菌,如何從海量數據判別出主要病原菌,定量檢測在臨床中是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等問題,現場討論氣氛熱烈,在場嘉賓暢所欲言。

學術沙龍討論現場

? ? ? ? 主題分享結束后,臨床專家及技術研發人員針對目前臨床中遇到的樣本采集、樣本運輸要求、報告解讀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與會專家一致認為,mNGS技術在病原體鑒定、菌株分析、進化分析、耐藥和毒力基因檢測、新發病原體的進化和溯源等方面,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是感染性疾病精準診斷的重要方法。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離不開臨床和研發的多次溝通,希望之后能夠更多的參與到沙龍討論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