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奧晶典
近年來,科技的發展正在給各行各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極大提升企業的服務效果和效率。在醫療領域,一批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檢測等先進科技的企業相繼涌現,北京博奧晶典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奧晶典”)尤其具有代表性。
據悉,博奧晶典依托自主研發的生物芯片技術平臺,積極引進轉化吸收各類國際領先技術平臺,立足芯片、測序、多重PCR等新一代生物檢測技術,已經打造出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全國第三方獨立醫學檢驗所服務為一體的“大醫學”完整產業鏈;并在近年響應國家“預防為主”的健康方針,融合現代醫學與中國傳統醫學,發力集健康產品、健康管理和醫療康復于一體的大健康板塊。
“在以‘大醫學+大健康’為主導的戰略布局下,博奧晶典以自主研發為導向,堅持持續創新,加速新一代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全力構建前沿生命科學整體解決方案,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博奧晶典首席執行官許俊泉表示。
成立伊始,博奧晶典著重加強生物芯片為核心的醫療科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母公司強大的科研實力。其母公司為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暨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博奧生物集團”)。
資料顯示,博奧生物集團是在國務院、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教育部、衛生部及北京市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依托清華大學,聯合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注冊成立,旗下有五大研究院,并打造了博奧晶典為核心子公司的集團化運行架構。
博奧晶典依托博奧生物集團的強大研發實力,研制開發了生物芯片及相關試劑耗材、儀器設備、軟件數據庫、生命科學服務、臨床檢驗服務、健康管理等系列數十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服務。公司擁有國內外授權專利300余項,其中50%以上實現商業化。
作為國家衛生計生委最早批復的個體化醫學檢驗試點單位,博奧晶典也成為首批遺傳診斷、產前篩查與診斷、植入胚胎遺傳學診斷、腫瘤診斷及診治項目高通量基因檢測技術臨床應用試點單位,也是目前資質最全的單位。
博奧晶典還融合自有技術研發和吸收轉化國際領先技術平臺的能力,加強自身研發實力,加快技術引進,縮短技術轉化周期,從產業角度融合政府、醫院、企業及海外等資源,打造世界級的生物科技研發、轉化及服務旗艦企業。
許俊泉透露,截至目前,公司在北京、成都、上海、重慶、東莞、香港與美國圣地亞哥等地,擁有生物芯片和儀器設備的生產、研發基地和營銷、運營中心,是典型的智力、科技和資本混合密集型高新技術企業。
科技保障對癥下藥新型醫療科技的投入首先帶來的是“精準醫療”的發展,對我國醫療講究的“對癥下藥”做出完美的闡釋。
“精準醫療是醫學科技發展的必然。精準醫療的發展,將對目前臨床疾病診斷方式、疾病的分類分型,臨床診療路徑,臨床診療的規范、指南、標準有革命性的變化,同時也將推動一批新型的醫學健康產業發展。”許俊泉指出。
精準醫療領域的創新成果——恒溫擴增微流控芯片核酸分析系統
精準醫療核心信息是“精準”和“醫療”兩個層面,但實現精準醫療的重點不在“醫療”而在“精準”,沒有精準的預防和診斷,就難以談其治療。基于大數據、認知計算、個人基因測序的普及正給全球健康和醫療產業帶來巨大變革。
精準醫療與傳統醫學相比,不僅能做到更精準、更快速,同時,還可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以及無效和過度醫療。
作為一家生命健康領域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博奧晶典將始終以構建前沿生命科學整體解決方案為目標,以自主研發為導向,加速新一代基因檢測技術行業的發展,助力生物芯片“服務民生”,實現診斷方式“量身定制”,全力推動中國精準醫療進程。
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芯片
博奧晶典研發了用于病原微生物鑒定與耐藥檢測、遺傳性疾病與出生缺陷檢測、心腦血管個體化用藥指導、腫瘤個體化醫學檢測等臨床急需的系列分子診斷類產品。其中,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芯片產品截至目前已在全國累計篩查人數超過300萬。
許俊泉強調,精準醫療可以說是我們國家醫學發展的歷史機遇,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我們擁有廣闊的市場和龐大的人群,給精準醫療的發展帶來了更多資源,使之成為占領國際制高點的一個歷史機遇。
科技強化預防當前,構建以預防為主的大健康體系是解決目前我國社會醫療難題、實現全民健康的關鍵,尤其要做好出生缺陷、老年慢性疾病的防控。
以出生缺陷的防控為例,對于疾病的源頭控制非常重要,時間段上則是孕前優于產前,產前優于新生兒階段。目前,我國醫療體系還停留在后端的治療,往往到這個階段,很多疾病都已經沒有辦法防治,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許俊泉表示,做好出生缺陷預防,既是認識問題也是技術問題。博奧晶典自主研發的無創產前基因篩查服務以其準確、安全、快速等優勢,已經在全國范圍內為超過100萬孕婦提供檢測,其中篩查出的陽性例數超過了8000人,使多名家庭避免生下T21、T18、T13等胎兒染色體疾病患兒。此外,公司研發的染色體異常基因芯片500+檢測,還可以檢測509種國人常見的致病性染色體異常,助力出生缺陷預防。
實現健康中國戰略,還要把握好老年慢性病的“拐點”。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億,預計到2050年,這個數字還將翻一番。而且很多老人都患有慢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醫療負擔沉重。
面對慢病發病率不斷攀升的現狀,又該如何發力?
許俊泉指出,以個體為中心的大健康管理系統應成為國家布局慢病防控、有效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重要舉措。
全人全程的健康管理理念
“應結合遺傳和環境因素,從全人、全程的角度做好健康管理。全人即從頭到腳,從分子到器官,從心理到環境;全程即從生到死。大健康管理系統要結合互聯網大數據平臺,讓每個人可以隨時、隨地了解自己的健康,從而管理自己的健康。”許俊泉說。
健康中國的建設,離不開全民的參與。博奧晶典將持續利用現有的大數據技術,融合現代分子診斷技術與中醫工程化、科學化最新成果,形成互聯網、物聯網和家庭醫生網絡的有機結合,從而實現全民健康的夢想。
科技改進國醫傳統醫學是我國醫療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對世界醫學的重要貢獻,新型科技手段與傳統醫學的結合,進一步拓寬了傳統醫學的廣度和深度。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博奧晶典對傳統醫學進行了更科學的詮釋。
“除了運用現代科技研究中藥材,對中國傳統醫學的發揚還包括中醫器械的現代化和工程化。”許俊泉表示。
艾欣床
比如,艾灸療法中釋放的煙霧難以控制,而且治療設備不能完全貼合身體曲線,燃燒產生的煙、熱難以保持,可能導致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對此,博奧晶典研發了一款艾欣床,不僅可以智能控溫和控煙除味,還依據身體曲線做了適型設計和并行艾灸功能,在保證艾灸療效的同時節約治療時間。
成都類經堂
談到博奧晶典旗下的高端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品牌——類經堂,許俊泉表示,國醫被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內涵和使命。在這里,中醫已經告別落后淳樸的形象,依托清華大學、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過硬的科研實力,實現了現代科技與國醫的完美結合。
眼象健康成像儀
以類經堂中使用的眼象健康成像儀為例,該儀器在傳統中醫“望”診的基礎上融合現代工程技術,通過白睛無影成像技術,對眼睛白睛部分的血脈、黃斑等眼象特征進行圖像采集、處理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對比識別,辨識全身臟腑癥候,為精準治療提供輔助判斷依據。
“中國的醫學不是一個簡單的醫術,而是哲學和文化兼而有之,所以我也希望借助將這種全方位健康管理模式推向國際的途徑,傳播中國優秀的醫學文化。”許俊泉說。
科技重塑大健康科技與醫療的結合,不僅僅是推動具體的醫療手段的進步,更多的是促進立體化、系統化的健康管理理論和系統,打通醫療與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重慶兩江新區社區糖尿病防控項目篩查現場
在大健康領域,博奧晶典致力于“打造以個體為中心的身心境大健康管理系統”,形成了“測、調、增”三個系列的產品體系和服務體系,并推出立足普通社區大規模重大慢病的預防篩查,以推動醫院-社區一體化分級診療管理和提升老百姓的健康水平。同時針對具有更高健康管理需求的人群,推出融合了現代醫學、工程科學手段和中國儒釋道醫等文化精髓的全方位健康管理模式。
在堅持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上,博奧晶典不斷拓展國內外市場。除與國內近百家知名三甲醫院、高校、公安和司法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還與賽默飛世爾、羅氏等國際生命科學和醫學診斷領域知名公司建立了伙伴關系,系列產品和服務已出口北美、歐洲、亞洲等30個國家和地區。
展望未來,基于雄厚的科研實力,博奧晶典將以加速布局精準醫學、發展大健康產業為方向,打造預測、預防及個體化診療的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健康服務體系,開創適合中國國情的醫療健康服務新模式。
文章來源:《中國企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