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由清華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和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博奧生物”)聯合研發的“遺傳性耳聾基因診斷芯片系統的研制及其應用”項目榮獲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引發媒體廣泛關注和報道。

項目主要完成人合影
新華網
觀看精彩視頻請點擊:https://v.qq.com/x/page/o0825t5mlto.html
科技日報

耳聾診斷芯片? ?避免人間無聲悲劇上演
? ? ? ?有數據顯示,聽力障礙已成我國第二大出生缺陷疾病。我國現有聽力殘疾人2054萬,其中0—6歲兒童超過80萬人,且每年新增3萬聾兒。在治療方面,除昂貴的人工耳蝸植入外,重度耳聾尚無法治療。
? ? ? ?“因此,早期診聾防聾至關重要。研究表明,約有60%重度耳聾是因為遺傳因素導致。正常人中約5%的耳聾基因攜帶率,是造成成人后天耳聾和生育下一代聾兒的主要原因。然而,傳統的耳聾篩查和診斷技術操作繁瑣、通量低,且難以發現遲發性耳聾和藥物致聾敏感人群。”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程京說。所以,迫切需要一款高精度、高靈敏度、高通量、低成本的新型基因突變檢測技術及配套設備,以實現規模化預防耳聾。
? ? ? ?由清華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和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遺傳性耳聾基因診斷芯片系統的研制及其應用”項目,發明了多重等位基因特異性擴增及通用芯片技術,并在此基礎上研制出全球首款耳聾基因診斷芯片,可同時檢測4個最常見致聾基因上的9個突變熱點,使我國成為國際上規模最大的對遺傳病進行分子篩查的國家。
? ? ? ?該項目目前已推廣到全國包括臺灣在內的30余個省市及越南等地,并已在20個省市納入政府民生工程。截至2018年底,全國接受遺傳性耳聾基因篩查的新生兒數量超過320萬,檢出總突變率為4.4%,其中藥物致聾基因攜帶者就有8400多人,直接避免了受檢者和家庭成員約8萬多人因使用藥物不當而致聾。該項目榮獲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 ? ?此外,人民日報客戶端、光明日報、今日頭條、網易、21世紀經濟報道、測序中國、轉化醫學網等數十家媒體紛紛轉載報道了此次獲獎盛況。